首页 男生 其他 影帝:我谢谢你哦

第八百二十一章 半夜三更

影帝:我谢谢你哦 翻滚的肚皮 17276 2025-04-12 12:39

  

  

晚上收工后,与剧组的人一起吃饭。

  席间徐争颇感兴趣的问东问西,对影片收益之类的事情格外感兴趣。

  不光是影片收益,他对张远与港圈合办的公司也非常有兴趣。

  人各有志。

  并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

  徐争是地地道道的魔都人。

  魔都人重利是普遍现象。

  这并不是坏事。

  因为他们是把重利放在明面上的。

  总比有些小地方表面称兄道弟,真来了后关起门来宰要好得多。

  魔都人讲究亲兄弟明算账,其实不光魔都,长江以南地区,都有钱财分明的习惯。

  对徐争爱钱,想赚更多钱这件事,张远也并没有太多负面情绪。

  他从小就住在魔都人艺旁边,对娱乐圈这行太熟了!

  所以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。

  “争哥,我看你在影视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?”张远见他频频发问,索性反问道。

  “呵呵呵……”这话说到了他的心里。

  徐争随即发出了标志性的笑声。

  “有的,兄弟有的。”

  “其实我一直想接触幕后工作。”

  “也一直在接触幕后工作。”

  “那你是想和浩子抢饭碗喽?”张远给他满上白酒。

  这位的酒量相当可以。

  “嘿嘿嘿,我羡慕他。”

  其实徐争一直想转型。

  因为以他的形象,当演员的上限并不高。

  他对上限的理解,是钱和权,而非演技。

  虽然钱和演技都能换来行业地位。

  单论长相身材,他就不容易接到顶级广告代言。

  再加上他的确有头脑,想着转型幕后是对的。

  在拍《李卫当官2》的时候,他已经要来了一个副导演的职位,全程学习。

  《李卫当官》这部片子,本是《雍正王朝》的衍生剧。

  最早叫《雍正王朝之李卫当官》。

  片子用的也都是《雍正王朝》的原班人马。

  可李卫这个角色,却换成了徐争主演。

  因为原版的李卫扮演者赵毅老师,接了《大宅门》的片约,去演年轻时期的白敬业,档期撞了。

  这才让徐争捡漏。

  说实话,徐争演的不如赵毅。

  从李卫这个角色上也能看出,徐争很会表演,但更多是技巧,天赋不是最顶级的那种。

  他也是演谁都像自己的那种类型。

  猪八戒,朱允炆,李卫这几个角色,其实都演的大同小异。

  这又造成了另一个问题。

  在行业认知中,他的戏路不宽。

  所以在他年过30后,收到的片约在不断减少。

  这也他着急转型的原因。

  他想自己掌控命运。

  不少演员都这样。

  老在剧组开拍前被关系户顶了。

  过气了,被后辈嘲笑。

  长相不佳,被同行和导演嫌弃。

  最终都想要换条赛道进发。

  “其实我遇到了一位和浩子经历很像的导演。”过了会儿,又喝了些后,徐争才开口。

  “也是拍了不少文艺片,可不是不能上映,就是没有票房。”

  “所以痛定思痛,打算拍一部能上映,能赚钱的片子。”

  “哦?”张远眯起眼睛。

  他明白了。

  这位问东问西,就和之前的管唬,李香他们一样,是看上自己有钱又有公司!

  来活了!

  “什么片子,有想法了吗?”

  “有了,我也会参与剧本创作,策划和监制。”徐争见他看似有兴趣,赶忙接话。

  “其实这个故事的结构和《疯狂的石头》还有点像。”

  “只不过《石头》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城里,这份剧本的故事则发生在一家超市里。”

  “也是一般人关系错综复杂的人,被聚到了一块。”

  超市……张远有数了。

  他说的,应该是那部《夜店》吧!

  片子还行,成本的确很低。

  说和《疯狂的石头》有点像……也不算错。

  因为导演杨庆就是被宁昊的成功经历激发了灵感,再加上一直不顺,才打算拍摄一部小成本,能上映的故事片。

  联系到了徐争。

  徐争知道这剧组没钱。

  但没钱有没钱的好处。

  他也看到了宁昊的成功,刚好想转型,也需要试手。

  所以他愿意自降片酬,参与拍摄。

  但前提是,他要参与到剧组的各项工作当中。

  编剧,监制,制片,导演……啥活他都想接触。

  张远明白他的心思。

  不过他需要徐争后续的作品来帮自己冲业绩。

  毕竟两岸影业的规划是要上市。

  门面少不了。

  先合作起来也不是不行。

  况且这片子成本和周期都很低。

  按照徐争所说,才不到200万预算,一个月的拍摄时间。

  就一家超市,几个演员,外加一台机器,的确花不了太多钱和时间。

  “行,你要不把导演找来,我们聊聊。”

  “好好好。”徐争大笑着敬了他一杯。

  事情比他想象中还要顺利。

  “不过有个条件,我先说好。”

  “小钱也是钱。”

  别看这片子成本低,其实赚了钱。

  但这点钱也就够他还还房贷的,只能算蚊子腿。

  “投钱可以,得用我的人。”

  张远看向今天刚到,在一旁陪着吃饭的张天艾。

  这妞吃的少,吃相也比赵丽影雅观不少。

  而且她来的最早,可现在却还混的不如赵丽影。

  吃饭前曾佳给他来了电话。

  《潜伏》一播出,立马火了。

  而火了之后,在片中扮演穆晚秋的赵丽影立即就跟着火了起来。

  原本默默无闻,除了桦宜的新手礼包,跟着周逊蹭了一个玉兰油广告外,她基本没啥商业价值。

  但现在却有一堆小品牌找上门,让她代言。

  演员看命,有时候一部戏火了,就火了。

  缺这一部,一辈子都火不了。

  虽然是女配,只是小火,但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。

  后到的都小有成就,先来的更得加把劲。

  “和这部戏一样,你带带天爱。”

  “边拍边教他。”

  金主发话,有不同意的吗?

  这片子本想找爱唱跳RAP的李晓璐。

  对方有点纠结片酬太低的事。

  再说了,这戏扛鼎的就是徐争,其他人掉换也问题不大。

  “都是自己人,不用说。”徐争答应下来,同时心里已经想好了各种劝说导演的说辞。

  “天爱。”张远伸手轻轻拍了两下张天艾的肩膀,语重心长道。

  “好好学。”

  “要抓住每一个进步的机会。”

  小爱同学神情呆滞。

  手里拿着筷子,筷子上还夹着半块西蓝花。

  剩下半块在嘴里,嚼到一半便不动了。

  楞了好几秒,才用力一咽。

  随后看向张远拍向自己肩膀的巴掌,用力点头。

  她完全没想到,自己就吃个饭,平白无故的落了个电影女主角!

  老板这是花钱为我上戏啊!

  “懂了吗?”

  “懂了。”

  反正机会给到了。

  能不能红,能学到多少东西,得看自己。

  饭喂到嘴边,能吃胖多少,要看资质。

  之后就算没红,也只能怪自己,不能怪我。

  吃完饭回到房间,张远很兴奋。

  最近自己的进步也挺快。

  《斗牛》,《十全九美》,《狼牙》……

  在加上这部《夜店》,自己手里已经有四个小成本电影项目。

  “咋看着有点像是收破烂的……”他自嘲到。

  电视剧项目倒是没有小成本的。

  《胭脂雪》和《宝莲灯前传》都是绝对的业内大投资。

  这些都是主导项目,其他关联的项目就更多了。

  “要的就是这样!”

  扩大影响力才是重中之重。

  而且自己还能靠着这些项目,养着其他公司。

  剧组开工得吃饭,盒饭有餐饮公司包了。

  剧组后期要制作,特效公司也能包了。

  前阵子过年时,舒唱和他一算账。

  去年一年,所有关联公司。

  包括餐饮公司,相声社,话剧社,经纪公司,动画公司,制作公司,都赚了钱。

  收上来的帐得有4000多万!

  唯独两家是亏钱的。

  一个是糖人。

  自己投了好几千万,到现在没回本。

  但糖人是特殊情况,不能算。

  其次就是后期特效公司。

  自己成天喂活,一年下来还亏了一百多个……

  不过仔细看过账目后,发现设备和人员添置了不少。

  现在公司已有50多号员工,设备也换成了国内一流。

  只是距离国际一流还有差距。

  唱唱不太理解。

  这公司要贴钱,不如关了,开他做什么。

  赔本的买卖不能干。

  如果要做后期特效,不说国内,国外有那么多好公司。

  人家经验丰富,设备一流,只要花钱就能用。

  张远摸着唱唱的脑袋,笑而不语,没有责备。

  她在用典型的会计,或者说CFO思维思考问题。

  而自己则在CEO眼光看问题。

  差不多就是乔布斯和库克的区别。

  “是花钱就能用。”

  “但技术不在自己手里,人家就能卡脖子。”

  张远还能不知道那帮外国佬的操性?

  想用得花大钱,还得排队。

  且排队后,人家也不会用最好的人员和设备给你做。

  肯定得先紧着好莱坞公司啊!

  说不定人家没时间干你的活,还给发包出去。

  末了绕来绕去,一瞧。

  他娘的又回到了华夏的特效外包工作室手里!

  结果一头多花,一头少赚,当间的大头全给外国佬赚去了。

  华夏影视剧的发展,会带动特效行业的发展。

  尤其是后世古偶兴起,成片成片的出,对特效的需求其实很大。

  那为什么国产电影电视剧,还是爱用外国公司呢?

  技术能力只是一方面。

  另一方面,这里边的利益大了去了!

  工地上写标书,还得提上三四家材料供应商,让甲方选择。

  但到了剧组这边,特效谁来做,基本是导演和制片人说了算。

  用哪家不用哪家,看什么?

  还不是看钱!

  崇洋媚外是一方面,更厉害的,是剧组高层集体在特效上大捞特捞!

  因为后期制作,宣发和道具这三样东西,是最难量化,也最容易在账目上搞花样的。

  可破坏道具,用完砸碎了。

  一把椅子是五块还是五万,那都是剧组说了算。

  一座宫殿,拍完拆了,搭建用了100万还是1000万,也都是剧组说了算。

  后期特效也一样。

  一秒1万还是10万,不都是人嘴说的。

  所以才会出现数亿投资,特效稀烂。

  典型就是那个“三头六臂小蓝人”。

  523吃的回扣要是低于五成,都出不来这效果。

  很多片子,资方亏了,但导演赚了。

  陈诗人每回都这样。

  不少导演都兼职二道贩子。

  最后的结果,就是钱花了一堆,效果还不行。

  这事他没法接受。

  所以宁愿自己养也得养起一家公司来!

  我用自己人,你们导演都别想插手搞花样。

  特效公司只对我汇报和负责!

  省了中间这一道,才是扁平化管理,真正的降本增效。

  滴滴滴……手机铃响。

  刘总编给他来了电话。

  “怎么,你们央视也加班啊?”

  张远一看时间,都10点钟了。

  “别提了,咱们这地方远没有外人看着光鲜。”

  “我来是和你说,《潜伏》的成绩起来了。”

  “如你所说,招商也有了!”

  虽然已经时间不早,但对方的语气也精神的很。

  他这么精神,是因为张远争气!

  他送来的片子大卖,自己这一脉的人都有面子。

  本来有不少人对张远“打入央视内部”,还往春晚塞人颇有微词。

  只是颇有微词,而不是骂街,不是不想,是不敢。

  现在好了,成绩摆在这里!

  关键今年刚开年的一月份,其实就播出了一部大热剧。

  《闯关东》!

  这片子播出后,全国平均收视率达到了11%。

  在CCTV-1播出的平均收视率也超过了5%。

  电视剧部门的主编一看这成绩,立马信誓旦旦的拍胸脯。

  “今年剧王就他了!”

  毕竟专业的主编,要敢于下结论。

  从播出频道就能看出,《闯关东》的团队关系还是比他到位。

  人家直接上的CCTV-1,他只能在八台“凑合”。

  但这“凑合”,已经是多少剧组求之不得得了。

  就在《闯关东》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完美落幕,播放完毕后。

  《潜伏》却悄然杀到!

  什么情况啊?

  电视剧部门的主编都傻眼。

  怎么又来一部剧王。

  播出没几天,平均成绩不弱于《闯关东》。

  现在的片子都这么猛吗?

  片子一热,招商一顺,刘总编在台里说话都大声了不少。

  “服不服?”

  “服服服……”

  “我还告诉你。”刘总编挺胸抬头,心说这小兄弟挺给自己长脸。

  “《闯关东》的背后,也有张远的投资。”

  “那是高手。”

  “对对对,两部大热剧都和他有关,那就不是巧合。”

  “要不人家能在台里招摇过市……啊,不是,是颇受重用呢。”

  刘总编通过电话,跟张远说的眉飞色舞。

  张远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,但能想象他有多得意。

  他们那地儿,内部斗争可厉害着呢。

  能借着机会大出一口气,他肯定痛快极了。

  平日里没啥事不给他来电的刘总编,今天竟然和他聊了快两个小时。

  果然事业才是中年男人的回春药。

  打的手机发烫,这才撂下。

  本想洗个热水澡后就休息。

  没想到越洗越精神。

  想着这么多项目能给自己赚多少钱,他也和刘总编一样兴奋的睡不着。

  又让助理给自己去买了点烧烤吃。

  一直到后半夜一点来钟,这股兴奋劲都还未消散。

  拍了拍吃烤羊腰沾上孜然的双手。

  “丹丹也是,我就一个人,给买啥腰子生蚝的。”

  “都白瞎了。”

  这打算洗手,躺在床上试着休息一下。

  却听到屋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。

  “谁?”

  “这么晚了。”

  开门一瞧,是穿着一身连衣裙,明显化过妆的小爱同学。

  “天爱,这点了,你有什么事?”张远不解。

  但还是把她让了进来。

  深更半夜,被人看到不好。

  “不是你让我来的吗?”张天艾则瞪大一双杏眼,轻声说道。

  “我什么时候说了?”

  “你下午和晚上,都用手拍了我肩膀三下。”

  “这不是让我后半夜三更来找你的意思吗?”小爱同学的双眸中,闪过了一丝大聪明的光彩。

  张远:……

  你要不试着少看几集《西游记》?

  你和朱亚纹俩人难道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?

  就这么喜欢瞎猜我的想法?

 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俩。

  张远平日忙,没空和他们详谈沟通感情。

  又经常出现让人莫名其妙的操作。

  所以这几位的思想便逐渐“变态”。

  其实就是心虚。

  因为他们骨子里觉得,自己拿到今天这份成绩,这些角色,好像有点太顺了!

  就想在老板面前表现表现。

  朱亚纹得到和华哥演电影的机会,想要表现。

  小爱同学刚刚被安排了一个电影女主角,也想表现。

  “我平平无奇。”

  “演了几部戏也不红。”

  “没为老板赚到什么钱。”

  “他还这么捧我,到底是看上我什么了?”

  这就开始动脑。

  西方有句谚语。

  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

  这货便开始自作聪明,尝试理解老板的意图。

  就像唱唱不理解他为何养着特效公司一样。

  张天艾也不明白老板一直养着她的原因。

  “你刚才晚餐时还说了。”张天艾信誓旦旦。

  “要抓住每一个进步的机会。”

  我也没让你往我身上抓呀!

  “我之前在剧组听别的演员说了。”

  “要想学得会,得跟老板睡。”

  张远:……

  这话不是曲艺界的吗?

  要想学得会,得跟师傅睡。

  所以老艺术家只要收女徒弟,十有八九是下三滥。

  怎么这习惯还过继到影视圈了。

  张远挠挠头。

  “其实你误会我了,我没有这个意思。”

  “啊!”小爱同学听他这么说,脸颊腾一下就红了。

  跟火烧似的。

  这不完蛋了!

  我咋还误解了?

  老板不会把我那刚安排上的电影女主角给撤了吧!

  “那,我,这……我走了。”

  她语无伦次的不知该说些什么,只能迈步就往外走。

  “先等等。”张远抬手阻拦。

  道友请留步。

  见她这反应,估计回屋能锤墙到天亮。

  员工的心理问题,他这个老板也得管。

  老板嘛。

  古语有云:传道受液解惑者也。

  他不忍心见到员工的积极性受打击。

  因为他善……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