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:我不是刘封

第210章 满宠中计,刘封趁雾破合肥(求票)

三国:我不是刘封 神纹本神 15435 2025-04-12 12:17

  

  

战争。

  不仅拼人力,还拼物资。

  一旦物资耗尽,即便人力还在也难以久撑。

  汉军的接连猛攻,让合肥城内的物资急剧消耗。

  兼之寒冬天,天寒地冻,物资的消耗更胜往日。

  逆风局能磨平人的棱角。

  守了一个多月。

  不论是朱术还是张虎,都没了一开始的怒意和冲动。

  高强度的守城,即便是平日里吃得好睡得好的将军都受不了,更遑论普通军卒了。

  合肥的城墙,肉眼可见多处破损。

  伤兵、病患,更是与日俱增。

  战场是残酷的。

  不是每个战场都能靠计谋实现兵不血刃或少量杀伤。

  尤其是:

  当双方的主将,都具备一定的智谋和威信时,计谋的效果就显得微乎其微了。

  譬如玉璧之战。

  攻城方:挖地道、筑土山、冲车撞城门、火攻、断水、云梯攀爬、弓箭压制、射招降书、攻城耧车

  防守方:烟熏、断桥、木板加固城墙、泼水灭火、挖井取水、焚招降书、弩箭、投石、加高城楼、夜袭破坏攻城器械.

  不论是攻城方还是守城方,几乎都拿出了教科书的攻防应对。

  最终决定胜负的:取决于于双方谁的物资更足、谁的心态更稳,拼的就是后勤和意志力了。

  伴随着一阵金鸣。

  汉军的今日的强攻宣告尾声。

  城头城下,箭矢、木石、黄土、尸骨的堆积不知多少。

  满宠疲惫的靠在城墙上,闭目喘气,双手不断的颤抖。

  朱术和张虎拖着同样疲惫的身子,来到满宠旁坐下,大口大口的喘着气。

  “将军,如今城墙多处破损,诸营吏兵伤患每日都在增加,伤亡病灭十之四五,援军又迟迟未至,末将担心.”

  朱术的眼中满是担忧。

  若非这些吏兵家眷都在后方且满宠军威甚重,兼之四门紧闭,就不仅仅是伤亡病灭了,还得再加上吏兵溃逃。

  一旁的张虎亦是忿忿:“一个多月了!一个援兵都不至,寿春的那群贼匹夫,是想故意看我等出丑吗?”

  满宠平复气息,依旧闭着双目:“援军并非未至,而是被拦住了。刘封极善用兵,既然选择了强攻合肥,必会设法拖延援军抵达的时间。”

  如满宠预料。

  在探得寿春出兵后,陆逊就分兵拦截了走水路的王凌,走陆路的臧霸、孙礼虽然突破了陆逊的拦截,但被挡在了合肥城的北面五十里外。

  拦截的是孙韶和孙桓。

  在孙氏宗族中,孙韶和孙桓都称得上一时俊杰了。

  即便有臧霸这个横行青、徐多年的骁将在,也无法轻易突破。

  听到满宠的料断,朱术的眼神更忧虑了。

  张虎的更是一拳砸在地上,宣泄心中的郁火。

  “为将者,岂能因一时困难就唉声叹气,颓丧郁气?若将都没了自信,吏兵又如何能胆气不溃?”

  满宠不悦轻斥。

  论困难?

  还能比得上昔日关羽水淹樊城困难?

  还能比得上昔日刘备兵围樊城困难?

  虽说刘备兵围樊城一战满宠被擒了,但那次属于非战之罪,是曹丕的战略决策错误导致樊城被围。

  即便如此,满宠都坚持到了最后一刻。

  关羽水淹樊城时,更是沉淹白马,与诸吏兵盟誓共进退。

  而如今。

  不过守城月余,援兵被阻罢了。

  在满宠过往苦战中,合肥的困难只能算一般。

  话虽如此,但朱术和张虎的担忧并未消散。

  两人没有跟着朱灵、张辽常年征战积累经验,又没有豪门的家学传承。

  在朱灵和张辽未死前,两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洛阳,名义上是置办家业,实则上是“为质”。

  五子良将的子嗣成就一般,基本都是受此影响。

  寒门和豪门的区别就在于此。

  寒门没有家学传承,父辈又征战在外,故而留在后方的子嗣基本都会被养废,文不成,武不就。

  豪门就没这个顾虑,留在后方能习文练武传承家学,等培养得差不多了再拉去战场上历练几次,就能快速的崛起。

  不单单是五子良将的子嗣,似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诸葛亮的子嗣也相差无几。

  关羽等大将的子嗣,惟一培养出来有大将之资的只有关兴,其余人包括诸葛瞻在内,都只是中人之资。

  刘备器重养子刘封,除了刘封的身份外,更大的原因在于元从派的二代们,就没一个能独当大任的。

  即便是史载的刘封,都是刘备担心孟达不能夺取上庸才让刘封去上庸的,在刘备的眼里,刘封是独树一帜,才能远胜于孟达和其余二代们。

  没有听到朱术和张虎有力的回应,满宠徐徐睁开双眸,目光对视间,朱术和张虎都羞愧的低下了头。

  【子不类父啊。】

  满宠暗暗一叹,脑中快速的构思应对之策。

  【当此之时,或可用缓兵之计。】

  想到这里。

  满宠屏退左右,看向张虎:“素闻令尊在时,与关羽相交莫逆。昔日吕布被擒,是关羽救了令尊;而后关羽被困,是令尊救了关羽;之后白马津一战,令尊又与关羽又齐破颜良。

  而如今,令尊虽亡,但关羽尚在。我又听闻刘备与关羽虽是君臣但情同手足,刘封当年又不顾自身安危冒死救关羽于荆州危难之中,与关羽亲如侄叔。

  我欲令你诈降刘封,称城中虽然伤亡病灭过半,但余者不愿投降,倘若强攻,必多死伤,故请刘封暂停攻城,你愿再回城劝降。”

  张虎迟疑:“家父虽与关羽交厚,但我与刘封并无交情,刘封又岂会因我一言而暂停攻城?”

  满宠再次闭目:“成与不成,但听天意。”

  如今智力俱困,满宠亦无良策可供选择。

  张虎咬牙领命:“末将明白了。倘若此计不成,末将当自刎于刘封营中,绝不苟活乞降坏了家父声名。”

  待张虎离开。

  满宠又唤来亲信,令其火速走北门出城,再请援军。

  得知是张辽之子张虎前来请降,刘封的眼神多了玩味。

  虞翻谏言道:“殿下,张辽父子及其兄母侄儿,都受曹丕厚恩,绝不会乞降,定是有诈!”

  刘封轻笑:“张虎来降,定是满宠授意,不外乎缓兵之计。合肥可破了!”

  随后。

  刘封令张虎入内,田七则是提前检查了张虎身上是否有利器。

  见到刘封,张虎直接就跪地叩首,泣哭道:“罪将张虎,拜见殿下。请殿下看家父与关君侯之面,许我请降。”

  这演技。

  太生硬了。

  请个降还需要看张辽与关羽之面吗?

  刘封暗暗一笑,言行举止更胜张虎。

  却见刘封迅速起身,近前扶起张虎,语气又惊又喜:“自令尊故去后,大将军时常感怀‘英雄早逝’,遗憾未能与令尊见最后一面,又在江陵为令尊设了衣冠冢,常有祭拜。

  若听闻你来请降,大将军定然欣喜。”

  一边说,刘封一边挽着张虎的手,拉张虎同席而坐。

  早有美酒熟食在桌,刘封热情的劝张虎尽情享用。

  张虎本就腹中饥饿,当下也不客气,狼吞虎咽起来。

  吃归吃。

  张虎也没忘记满宠的叮嘱,试探地道:“如今合肥城中虽然伤亡病灭过半,但余者不愿投降,倘若强攻,必多死伤,若殿下能暂停攻城,我愿再回城劝降。”

  刘封佯喜:“你真能劝降城中众人?”

  张虎斟酌用词道:“虽不敢保证都会投降,但我会逐一辨别。殿下可缓我几日,我定能将名单送出。”

  刘封猛地一拍桌子:“好!有张将军相助,孤无忧了。”

  张虎自以为得计,起身拜辞道:“我今夜是偷偷出城,不敢滞留太久,否则必被满宠觉察,需在天明前返回城池。”

  刘封点头表示理解:“满宠为人谨慎,你若出城太久,回去必被问责。你乃大将军故交之子,孤又岂能让你犯险?

  孤为你准备一车物资,若被满宠怀疑,你就谎称出城打探军情,意外抢得一车物资。”

  “啊?”张虎愣住:“可如此一来,我岂不是更容易被怀疑?”

  刘封一拍脑袋:“也对!以满宠之智,这个理由肯定骗不过他。这样,你回去就诈称,你见城池难守,于是自作主张出城诈降,孤给了你一车物资,让你回城策反和收买城中想要投降的将士。”

  张虎更晕了。

  什么情况?

  征东将军让我出城诈降,刘封让我回城谎称自作主张诈降?

  趁着张虎还在眩晕中,刘封又挽着张虎的手臂,来到营中巡视:“你要回城劝降,肯定得多点见闻,就让你看看孤的营地。”

  却见营中。

  一个个的汉兵,都围着石炭烤火,烧水泡脚,营地更是铺设了大量的麻布等等。

  衣食住,十分完善!

  尤其是伤兵营,虽有哀嚎声,但见到刘封到来的时候皆是欢呼。

  看得张虎心惊不已,不由惊问:“殿下的物资,竟如此充足?连小卒都能麻布铺营、烧水泡脚?还有那伤病营,竟不见颓丧之气?”

  刘封大笑:“孤对合肥势在必得!故而这次不仅调拨了江东诸郡的大量物资,还从荆州调拨了六十万匹蜀锦。

  自古以来,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,这是孤强夺合肥的底气。

  实不相瞒,若非潘璋、全琮二人贪财,违孤将令苛刻吏士物资,孤就不用在抵达合肥后整兵三日,让满宠有了整顿城防的机会。

  否则合肥城池,早就攻下了,又岂会让满宠坚持到今日?

  至于你说的伤病营不见颓废之气,是因为孤向伤病营的吏兵承诺绝不会抛弃一个伤病,即便战后不能再入伍征战,孤也会抚恤足够后半辈子生活的钱帛。”

  张虎更惊:“只是一句话,他们怎会相信?”

  刘封傲然而笑:“孤在濡须口时就给每个吏兵预支了两匹蜀锦,更承诺夺下合肥后会再给三匹蜀锦;兼之孤将用于衣食住的物资都用于营中每个吏兵。谁会不信我?”

  张虎只感觉如遭雷击。

  每个吏兵五匹蜀锦,还预支两匹?

  你这是在打仗?

  你是在拿钱砸!

  哪怕你打下了合肥,合肥也没足够的物资来弥补你那六十万匹蜀锦,更遑论耗费的粮食等物资了。

  虽然张虎恨潘璋,但此刻也理解潘璋为什么要苛刻吏士物资了。

  换做张虎,张虎也不会将物资都用于营中每个吏兵!

  “殿下,只是一个合肥,犯不着耗费如此吧?”张虎语气有些颤抖。

  刘封敛容肃声:“张将军,合肥对孤而言,至关重要!莫说六十万匹蜀锦,只要能攻破合肥,孤再拿六十万匹蜀锦也在所不惜!

  孤已经派人从西川再调蜀锦入江东,孤就不信了,区区一个合肥城,还能挡得住孤的十万大军?

  只要孤的赏赐足够多,还怕没有勇士为孤死战破城吗?”

  张虎的语气更是颤抖:“殿下,恕我愚钝,我还是不明白,合肥又不是寿春,何至于此?”

  刘封佯装一叹,轻轻拍了拍张虎的肩膀:“再告诉你个机密吧,孙权之所以会去长安,是因为孤与孙权定了誓约,孙权的嫡女孙鲁育会成为孤长子刘林的正妻。

  孙权麾下的文武包括孙桓等孙氏武将会甘心听孤军令,都是出于这个原因。

  如今天子镇长安,太子镇江陵,孤若不能在江东立足,今后的处境就艰难了。

  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

  故而,合肥于孤,势在必得!

  谁也不能阻挡孤,夺取合肥!”

  最后两句,刘封的语气再次变得铿锵有力,斩钉截铁!

  “那打了合肥呢?”张虎又问,只是问了后,张虎顿觉失言,不由身子一僵。

  这么问,显得目的性太强了。

  刘封佯装大笑:“张将军,你别告诉孤,令尊在时,没教过你何为识进退?

  昔日逍遥津之战,令尊问吴降人‘向有紫髯将军,长上短下,便马善射,是谁?’。

  降人答曰‘是孙会稽’,令尊与乐进相遇后,悔称没认出孙权。这个理由也就乐进会信了。

  令尊本是降将,倘若一战就擒灭了孙权,朝中威望,就只在曹操一人之下了;功高盖主,必无善终。

  可若放走了孙权,令尊就能长驻合肥,受曹操曹丕父子器重,而事实也证明了令尊的智慧。

  若非如此,曹丕又岂会厚待?别忘了,曹丕可是连自家弟兄都会猜忌的人,又岂会真的信任令尊?”

  张虎哪曾听过这种“阴谋论”,被刘封忽悠得一愣一愣的,忍不住辩解:“殿下,家父不是这种人。”

  刘封笑了笑,没有反驳。

  随后。

  刘封将张虎送出营寨,又有一车蜀锦在车上。

  “如今汉魏钱币不通用,军中的金银不多,张将军可将这一车蜀锦带回城中,分与城中肯降的兄弟。就言:只要肯降,孤都会赠两匹蜀锦,以彰归汉之大义。”刘封继续在张虎面前扮演“壕无人性”的人设。

  在刘封热情的“欢送”下,张虎带着复杂的心情,往合肥城而走。

  随后。

  刘封返回帐中,让军中吏官抄了百余份劝降檄文,趁着夜色,抛射入合肥城内。

  檄文大意:

  天命在汉,曹魏僭逆,终非正统。

  而今。

  臧霸已为孙韶、孙桓所截;陆逊水师更焚王凌舟楫。

  尔等纵有铁壁,焉能挡孤十万大军?

  吕布骁勇当世,终殒白门。

  颜良冠绝河北,授首白马。

  满宠虽然善守,但樊城亦曾被擒,又如何能逆天时乎!

  汉室怀仁,特开生路,孤愿以厚赏纳诚心。

  凡弃戈归汉者,不论伤患病弱,皆赏蜀锦两匹。

  凡为张辽将军旧部者,增赏蜀锦三匹,以敬张辽将军昔日与关君侯白马同袍之义。

  开门投降,可免灾祸,可得富贵。

  执迷不悟,城破之时,玉石俱焚。

  檄到如律,时不可失!

  如若不信,可寻张虎将军,孤已赠张虎将军蜀锦一车,绝无虚言!

  有军中识字者读颂檄文,惊疑不定。

  而见到张虎推着一车蜀锦回来的南门吏兵,更是不知所措。

  一时之间,城内流言四起。

  更盛传张辽之子张虎已降。

  得到消息的满宠大惊失色。

  张虎所陈述在刘封营中的见闻,满宠尚未完全消化,又得到了刘封大量投射劝降信的军情。

  一看檄文内容,满宠更是将檄文投掷在地,忿忿而骂:“中刘封小儿奸计了!”

  本想用缓兵之计拖延时间,却被刘封将计就计动摇了军心。

  张虎满脸羞愧,请罪道:“是末将愚昧,被刘封愚弄,请将军责罚。”

  直到现在。

  张虎才明白:为什么刘封见到自己热情得好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。

  刘封正愁不能动摇合肥将士的军心,恰巧张虎就来了。

  哪怕来的是朱术,刘封都无法将计就计。

  张虎不同!

  张虎是张辽之子!

  张辽是关羽的故交,还是能托生死的故交!

  这在曹营中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!

  群雄逐鹿,都叫内战,打的往往都是个人情世故。

  刘封这一堆迎接亲人般的热情流程,成功的忽悠住了张虎,让张虎乖乖的带着一车蜀锦回了合肥城。

  若没有张虎这一车蜀锦,合肥的军心都不会动摇如斯。

  不论张虎如何解释,这一车蜀锦都能证明刘封在檄文上的诚意。

  什么?

  你说张虎是诈降的?

  或许会有人信,但一定会有人不信!

  只要有人不信,军心就被动摇了。

  毕竟。

  城破了,刘封看关羽面不会杀张虎,可其余人就没这个好运了。

  本就因连番苦战、援军不至而士气低迷,现在又被刘封来了个将计就计动摇了军心,饶是满宠都沉不住气了!

  “将军,为今之计,不如保存军力,退守寿春。”朱术硬着头皮献计。

  刘封对合肥势在必得,合肥将士又军心不稳,朱术也没了继续守城的胆气和信心了。

  张虎虽然不说话,但观其态度,也有弃城之意。

  满宠迟疑。

  若弃合肥,江东皆将为刘封掌控,后患无穷。

  可不放弃合肥

  思考良久,满宠嘱咐道:“先安抚军心,是否弃城,容我深思。”

  而在另一边。

  刘封却是在夜观天象。

  只见夜空晴朗无云,繁星清晰可见,月亮和星星周围出现了朦胧光晕,呼吸间能明显感受到空气湿润带有凉意。

  “殿下也懂天象?”

  身后,虞翻轻步走来。

  刘封不假思索:“略懂一些。只是天象之说,各地相差太大,孤也拿不准。”

  虞翻轻笑:“殿下是想问,明早是否会有大雾?”

  刘封回头,看向虞翻那淡笑的面容,语气不由多了喜色:“仲翔公,孤只想听好消息!”

  虞翻伸手感受风向:“今夜吹的是东南风,湿气重。傍晚升火造饭时,我发现炊烟低垂,是起雾的征兆;再加上今夜的天象以及连续一个多月的晴天。我可以断定,明日一早,必有大雾!”

  刘封抚掌:“这大雾早一日或晚一日,都无法助孤夺取合肥城。天时助孤,孤无忧了。速给潘璋等人传令,明日一早,以蜀锦缠绕双臂,大雾起时。东、西、南三门,全军出击,同破合肥!”

  这段时间。

  刘封一直采取的都是轮番进攻方式,借此保证将士能在每日高强度攻城的同时还能有休息置换的时间。

  而全军出击的军令一旦下达,就只有两个结果:

  一,攻破城池。

  二,暂退修整。

  故而。

  全军出击的军令,不到关键时刻是绝对不能下达的。

  否则,就等于给了合肥满宠修补城墙整顿士气的时间。

  任何的战术军令下达,都有赌的成分。

  如今天时人和皆有,刘封决定再赌一局。

  翌日一早。

  果见大雾漫天,伸手不见五指!

  满宠自小憩中醒来,见城中茫茫大雾,先是一愣,随后大惊失色:“传我军令,速速加强戒备,谨防汉贼攻城!”

  军令刚传达不久,就有小校急急到来。

  “将军,汉贼攻城!”

  大雾之中。

  难辨敌我。

  城头的曹魏将士没有准备,惊慌失措。

  反观汉军将士,全都以蜀锦缠绕双臂,只要一近身就能辨认!

  拿蜀锦来缠绕双臂,可谓是“壕无人性”!

  然而相对于夺取合肥城和避免误伤,蜀锦的价值又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
  随着越来越多的汉军将士登上城头,城头的曹魏将士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惊惧,即便有满宠张虎朱术等将校喝喊,亦是无济于事。

  大雾之下,本就士卒疲惫、军心不稳,还如何能守?

  不到半个时辰。

  就有汉军将士拉开了南门的城门。

  合肥城,破!

  “入城!”

  刘封长枪一挥,早已待命的将士,呼喊着冲向城门口。

  见大势已去。

  张虎和朱术急急寻到满宠:“将军,速速离城!”

  听着周围的喊杀声和惊慌声,满宠自知难以再组织军士反击,只能恨恨一甩马鞭,走北门而逃。(本章完)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