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早安大明

第1003章 真乃我家冠军侯

早安大明 迪巴拉爵士 8840 2025-04-12 12:24

  

  

严嵩低着头。

  一缕斑白的长发在脸颊侧飘荡着。

  严世蕃怔怔的看着虚空,仿佛那里有自己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。

  随从束手而立。

  眼前这二位堪称是当世最顶级的肉食者。

  除去帝王之外,再无能令他们忌惮的人事。

  可此刻,他们却呆住了。

  “元辅!”

  崔元急匆匆进来,一进来就跺脚,“松江府被蒋庆之拿下了。”

  严嵩父子默然。

  崔元坐下,拿着茶杯给自己倒了杯热茶,一口喝下去就吐了出来,“这般烫,如何做事的?”

  这是严嵩父子的地儿,按理没他崔元发飙的余地。

  但此刻没人和他计较这个。

  “老夫想到了孙迪等人。”严嵩幽幽的道:“同是陛下的人,可道不同呐!”

  若非如此,此刻他们就该额手相庆,为蒋庆之的胜利而欢呼。

  崔元有些焦躁,“蒋庆之拿下了松江府,随后就会拿下南直隶。南直隶一下,整个南方何处是他的敌手?元辅,一旦让他拿下了南方,那威势……”

  严嵩说道:“他若是拿下了南方,那便是不世之功。不过,没那么容易。”

  严世蕃点头,“南方乃是儒家根基所在,儒家势力之庞大,就算是松江府被他拿下了,可人心不服,很容易反复。那……依旧是个坑。”

  严嵩说:“正是如此。如今看似局面大好,可毕竟是用了强。用强……刚不可久啊!”

  崔元一言不发,起身走了出去。

  他知晓,严嵩父子与其说是在安慰他崔元,不如说是在自我安慰。

  所有人都觉得蒋庆之在南方会铩羽而归。

  可他却给了所有人一个逆袭。

  对于对手而言,这便是一记耳光。

  扇的响亮。

  ……

  “陛下!”

  正在看奏疏的道爷抬头。

  芮景贤几乎是用一个飞扑的姿势冲进了殿内。

  那夸张的狂喜之色,让道爷微微蹙眉。

  “陛下,大喜啊!”

  芮景贤一个滑行,鞋底和地面金砖剧烈摩擦,竟然传出了嗤嗤嗤的声音。

  蒋庆之在场的话,定然要问一句:老芮可是练过宝典?

  黄锦冷冷看着老对头的表演,心想这会是何处的好消息?

  北面俺答如今正在整肃内部,哪有心思南下打草谷。

  据锦衣卫的密报,如今草原上血雨腥风,俺答用铁腕和屠刀强硬的镇压那些反对者。

  九边局势从未这般好过,以至于将领们纷纷请战。

  但当蒋庆之南下的消息传到九边后,请战的奏疏就断了。

  道爷当时还讥诮的说:“没有庆之领军,这些前阵子还如狼似虎的将领,都变成了绵羊。丢人!”

  那么会是何处?

  难道是……

  黄锦的心猛地一跳。

  他和道爷是荣辱与共的关系,蒋庆之南下之战之重要,不只是关系新政大局,更关系到了国祚。

  道爷看似平静,可背地里却多次求神。

  这位执拗而强硬的帝王,第一次在神灵面前露出了软弱之态。

  嘉靖帝的眸子一缩:“何喜之有?”

  芮景贤止住了冲势,“东厂快马来报,松江府豪强与官兵勾结倭寇,准备血洗华亭。长威伯早有防范,大捷!”

  道爷握着玉锥的手猛地一紧,接着一松。

  一口从蒋庆之南下那日开始就提着的气,缓缓呼出。

  他无需听后续的禀告,就能推算出结果来。

  蒋庆之会顺势清洗松江府,豪强、官兵,乃至于士林……

  “……长威伯拿下十余豪强,用倭寇和勾结倭寇之人的尸骸在城外筑京观……”

  “……长威伯拿下十余将领,如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正在清查松江府官兵,长威伯交代,一查到底,除恶务尽……”

  那个瓜娃子应当会再接再厉,接着出手吧?

  道爷嘴角微微翘起。

  孙迪等人不时在他这里嘀咕,什么年轻人办事不牢,什么臣等愿意南下……

  他们南下能作甚?

  和稀泥不可能。

  蛰伏多年,憋了一肚子气,想趁机收拾那些老对手,顺带交换些好处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,

  孙迪等人可用,但不可重用。

  这一点道爷非常清楚。

  非黑即白是治政的大忌。

  帝王居高临下,一眼就能看出那些所谓忠心耿耿之辈的真面目。

  可以说,十之八九都是投机者,或是墙头草。

  真正一心为公,一心为国的,百不存一。

  这便是人心,人性。

  若是选择非黑即白,那么你就会发现,整个朝中再无一人可用。

  所谓孤家寡人,便是如此。

  勘破了人性带来的恶果,便是再无可信之人。

  人活到了这个境地,可悲,可怜。

  道爷这数十年便是如此。

  但此刻他嘴角却微微翘着。

  心情极为愉悦。

  “庆之何在?”

  “长威伯往东边去了。”

  “东边?”

  “是。东厂的人在暗处,无法询问。”芮景贤老老实实地说。

  “陛下,有长威伯书信。”

  蒋庆之依旧选择了书信的形式。

  黄锦从内侍手中接过书信,先验证了封印,没发现问题。他小心翼翼的打开,看了里面一眼,没发现异常。

  “陛下!”

  道爷接过书信,从黄锦撕开的口子里取出信纸。

  蒋庆之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。

  ——陛下,臣往东去了!

  道爷想到了蒋庆之南下之前和自己的长谈。

  那一次长谈中,蒋庆之说了自己对新政,对大明,对下一步的看法。

  ——新政开端必须强硬,这是姿态。可一味强硬,就如同火上浇油,初始火势看似被压下了,可转瞬就会轰然反弹……

  ——臣以为,强硬之后当分化。

  蒋庆之说的分化,便是用利益来拉拢一批人。

  有这批人从中作梗,南方士大夫,豪强们将无法形成合力。

  各个击破!

  后面是蒋庆之对松江府之行的总结。

  ——秀才谋反,十年不成!

  您可以安心了。

  帝王都是狐疑的生物,猜忌的兄弟。

  南方士大夫们会在蒋庆之的压制之下爆出什么东西来,道爷一直在琢磨。

  谋反!

  敢不敢?

  如今看来,不敢。

  但正如同蒋庆之所说的那样,压制的越狠,越长久,反弹就会越猛烈。

  所以,强硬之后,就该是舒缓了。

  一张一弛。

  陆炳又晚了芮景贤一步,他站在殿外,刚想请见,就见奶哥抬头,久违的惬意浮现眼中。

  “真乃我家冠军侯!”

  冠军侯!

  陆炳低头,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赞誉啊!

  他也曾幻想过道爷有朝一日冲着自己赞道:“真乃朕的冠军侯。”

  为此他在军中也结交了不少将领,以及武勋。

  历史上他也曾干涉军务,甚至颇有成效。

  但距离前汉的冠军侯差之甚远。

  陆炳想到了锦衣卫密报中的一段话。

  ——长威伯一袭青衫走上高台,秦淮河名妓含羞偷瞥。他转身,台下豪强俯首,无人敢直视……

  陆炳闭上眼。

  叹息。

  我!

  终究不如他!

  ……

  城外墨家基地。

  孙迪正在笑,“夏公这话的意思是说,墨家当兴,我儒家当退避三舍吗?不知夏公束发受教学的是什么。”

  这是质疑夏言忘恩负义。

  ——是儒学,是儒家给了你夏言荣华富贵,给了你走进庙堂,指点江山的机会,可你却反戈一击。

  要不要脸?

  此刻众人依旧在大门内,周夏不知是忘记了,还是故意为之,并未邀请孙迪等人进去。

  夏言呵呵一笑,那讥讽的味儿很浓,“何为家,何为学?前秦之前,诸子百家恍若百花绽放,哪家学说非此即彼?”

  “当年夫子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,所为何来?为的是自己的学说能被采纳。至于一家独大,乃至于非此即彼,老夫敢说,夫子从未想过。”

  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!”胡宗宪来了。

  “夫子尚且说三人行必有我师,今日之儒家,却容不得一个墨学,为何?”周夏质问。

  你们不是喜欢用祖制压人吗?

  来,夫子的话对于儒家来说是不是祖制?

  是!

  那么你等就把前面的话咽下去!

  小子不错……夏言微微颔首赞许,觉得蒋庆之这个弟子看似不显山露水,可却自有锋芒。

  孙迪呵呵一笑,“夏公可知长威伯在南方惹得天怨人怒?虽说新政必行,可这等逼人太甚……夏公可还记得当年杨廷和等人?”

  “老夫还不老。”夏言不服老,每次吃饭孙重楼最喜欢和老头儿逗乐,不是夹起脆骨,就是拿出肉干来大嚼,挑衅夏言。

  你不是不老吗?

  来,试试牙口。

  孙迪说:“当初陛下本有妥协之意,可杨廷和等人却逼人太甚,把陛下逼到了绝境。陛下无可奈何,悍然一击……如今杨廷和何在?杨党何在?”

  这是反面例子。

  “老夫以为,长威伯此行必然告捷!”夏言当然不肯示弱。

  孙迪笑了笑,“那要不……”

  “打个赌?”夏言挑眉。

  “老夫正有此意。”孙迪回头看了一眼同伴们,众人点头,孙迪说:“如此,老夫手中有前唐颜真卿真迹……另外,若是长威伯大功告成,老夫便为此处……”

  孙迪指指大门,“老夫便为此处题字。”

  题字便代表认可。

  可见孙迪自信满满。

  夏言点头,“伯府有前唐李太白真迹,可为赌注。若是老夫输了,便从此不踏入此地一步!”

  这个赌注……太大了吧!

  众人愕然,却见老头儿的须发在风中飘荡,双目炯炯。

  当年那个霸气的元辅!

  回归了!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